编者语: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的第40个教师节。为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崇高风尚,鼓励全校教师及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积极传承并发扬教育家精神,奋力投身于教育强国的伟大实践之中,学校特开设“礼敬40年 · 师者如光”专栏。本专栏旨在聚焦江理在教书育人道路上熠熠生辉的典范人物,从模范教师到最美辅导员,从新时代赣鄱先锋到育人标兵……他们以卓越的教学成就、深厚的师德修养、无私的奉献精神,共同绘就了我校教育事业的壮丽画卷。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故事,感受教育的力量与温度,共同见证并传承这份光荣与梦想。
周贺鹏,男,汉族,1985年7月生,江西吉安人,200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B体育官网宜春江理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有色金属优秀青年科技计划等。
一岗双责作表率 创新实干促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加快科技强国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周贺鹏自201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便坚定了以“离子型稀土矿绿色化学提取”为研究方向,通过持续的学习积累与企业深度调研,逐步聚焦关键科学问题,并于2014年成功申报并获批国家青年科学基金,成为B体育官网首位以硕士、讲师身份获得国家基金资助的教师。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造诣,周贺鹏于2017年考入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期间他紧密结合江西丰富的锂矿资源特色,深入开展博士论文研究。经过三年的潜心钻研与积累,2020年,他再次以该研究方向成功申报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2021年,基于稀土方向的研究基础,他第三次申报并获批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展现了其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突破与开拓的精神。
在科研探索的同时,周贺鹏还积极投身于科技与产业融合的实践中。他针对科技与产业脱节的难点卡点问题,坚持一岗双责,创新性地推动“党建+科技服务”示范岗建设,带领党员干部深入企业一线,征集行业发展难题,对接钨工程中心各学科所,共同开展科技攻关。他不仅带领青年教师扎根矿企,开发新技术与新装备,有效解决了行业的突出问题,还促进了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近年来,钨工程中心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件,荣获包括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多项科技奖励,为企业新增经济效益超过30亿元。同时,工程中心党支部也因其卓越表现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全省基层先进党组织”,真正实现了“企业在哪里,实验室建在哪里;技术需求在哪里,研究人员就在哪里”的科研服务理念,显著提升了江西钨产业的科技水平及钨工程中心的行业地位。周贺鹏个人在科研领域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高质量论文25篇,出版著作4部,制定标准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项,充分体现了他在科技创新与学术研究上的双重成就。
一心一意抓服务 担当作为结硕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应勇于投身艰苦环境与基层一线,担当重任,磨砺实干作风。为响应国家战略及地方发展需求,周贺鹏作为江西省第二批高层次人才博士服务团成员,挂职宜春市宜丰县副县长。他聚焦当地锂电新能源产业这一首位产业,一到任便迅速行动,一个月内完成近3万字调研报告,为政府精准把脉产业现状、科学规划发展蓝图提供了坚实依据。在此基础上,他面向全县科级以上公务人员开展“宜丰县锂电产业发展现状和规划”专题授课,有效提升了全县领导干部对锂电产业的认识。
为充分发挥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周贺鹏依托宜丰丰富的锂矿资源,积极推动母校与宜丰县政府产学研深度合作,共建宜春江理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构建起“五部六所一平台”机构体系。他带领团队深入企业,针对共性技术难题进行研发,加速成果转化,同时助力企业人才招引与岗位培训。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成功解决了锂电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40余项,设计并新建锂资源高效开发新技术工厂,产能超4000万吨,为产业输送高层次人才100余人。此外,他还主导建立了江西省锂电新能源产业联盟、制造业创新中心、产教融合体及产业协会等多个平台,进一步强化了产业协同与创新力。针对宜丰县人才短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他积极对接母校及行业科研机构,利用人才项目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落户宜丰,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智力动力。周贺鹏的工作不仅获得了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3项荣誉,还被评为宜春市科研管理先进单位,充分展现了他在推动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及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卓越贡献。
一以贯之抓教研 一片丹心育桃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人才高地建设是当务之急。面对江西乃至华东地区矿业科技创新需求与高层次矿业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作为矿业学科系主任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周贺鹏深感责任重大。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以身作则,共同组建了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并创新性地提出了“红色+矿业+专业”的育人新模式,将赣南红色文化与矿产资源开发、课程思政、专业教学深度融合,激发了学生的专业热情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周贺鹏承担了5项教改项目,出版了4部教材,并有2门课程入选国家和江西省一流本科课程。他的努力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带领学生考研升学率达到52%、就业率达到100%,还指导学生获得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铜奖等荣誉。他始终坚信“学术研究既源自于生产,也终应用于实践”。为了探索高原节水选矿技术,他深入海拔3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矿山,一干就是一个月;为了验证高浓度节能浮选技术,他分赴四川、江苏、甘肃等多地矿山进行连续试验;为了研究矿山废水低成本回用技术,他下沉到江铜、江钨等企业进行详细论证。近年来,作为团队骨干,他参与开发的系列新技术已陆续应用于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大型有色金属矿山,为企业新增利润40多亿元、新增税收8亿元,年节约生产用水1亿吨,并荣获了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青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一等省部级科技奖11项等荣誉奖项。周贺鹏以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还在矿业科技创新与实践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周贺鹏带领矿业科技工作者,扎根有色行业第一线,争当科技服务排头兵,积极开展科技管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工作,为江西有色金属首位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用实际行动谱写有色行业科技进步新篇章,成为了人民群众身边的好榜样、好干部。